無線通信引領光伏產業升級發展
人類社會正迎來以智能化為代表的第四次社會變革:智能被嵌入到互聯的萬物和一切業務流程中。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無線通信、移動互聯等ICT技術,已成為智能化工業革命的基礎。在能源領域,信息通信與能源電力技術的緊密融合,已在推動電網朝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事實上,伴隨產業的升級發展,智能光伏電站涉及的相關政策和規劃也在做相應的調整。
2017年5月22日,國家電網正式印發了《國調中心關于開展并網電廠電力監控系統涉網安全防護專項治理活動的通知》調網安[2017]64號文件(簡稱“64號文”)明確規定只要按照要求做好安全隔離措施,無線通信可以應用于電力行業。原文如下:生產控制大區的業務系統與其戶外終端的縱向通信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其中使用無線通信網或公用數據網進行通信的,必須設立安全接入區,并按接入區要求部署安全隔離、訪問控制、身份認證等安全措施。
深挖:無線帶來的互聯社會
很少有無線這樣的東西,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迅速的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我們早已習慣在家用Wifi看電影,看網絡電視,在辦公室用無線網絡辦公,無線對于現代社會的意義不言而喻。
4G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與生活習慣,微信、滴滴快車、美團外賣等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在4G之前,受網絡環境限制,很多想法是無法實現的。
5G則被認為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當速度更大的提升,網絡延遲進一步降低,信息通信技術帶來的新功能逐步發展、演變,驅使變革轉型,最終將革命性地改變各行各業。比如遠程醫療、教育、無人駕駛、智能電網,虛擬現實等領域。100公里車速下,汽車制動距離需要數十米,而5G技術可以將其縮短至2.8厘米,從而使無人駕駛成為可能。華為等國際領先的通訊巨頭提出的“萬物互聯”物聯網概念也是基于未來的5G甚至6G技術才有望實現。
在光伏電站領域,無線實際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光伏電站使用的無線全名叫“無線寬帶專網傳輸系統”,該技術廣泛的應用于石油、電力、煤炭等領域,目前我國使用該系統的光伏電站已達300多個,總規模已超過15GW。并且因為以領跑者和分布式光伏為主的新增光伏電站,往往由于位置處于山地、水面、屋頂、沉陷區等復雜場景,無線在建設、運維得天獨厚的便利性在光伏電站更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